戒网瘾的关键是沟通
“网瘾”有两大成因 家庭沟通受阻
中国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,经济和思维的发展都很缓慢。而出生在上个世纪80、90年代的孩子们,经历了国家的改革开放,“所面对的经济和思维环境和他们的祖父母、父母,存在着空前的不一样。”这导致他们的代沟特别宽,双方互不理解,不断抱怨。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家庭,孩子在家中“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。”“亲子之间不能很好沟通,孩子只能在网络游戏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”
不良信息影响
孩子打网络游戏,还和现代社会不健康的教育环境有关。
“与国外交流不断增多,西方社会的色情、暴力、低俗的搞笑,都进入了青少年的视野。”而目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、健康的电视节目数量太少。“电视里都是明星们在舞台上‘群魔乱舞’的表演,这和网络游戏中的许多情景十分相似。”这使孩子无法把现实和虚拟分开。很多家长都表示,要把孩子从网络中“拉”出来。“‘拉’字本身就是强制性的,而素质教育是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什么是对与错。”
戒瘾处方:预防+素质教育 家长也能做到戒瘾
“亲子间,理性的沟通很重要。”家长对上网成瘾的孩子,不应动不动就打骂,或是威胁要把他赶出家门。“家长更不能随便给孩子贴标签,比如说‘你真懒’、‘你性格太内向’。”“这种标签贴久了,孩子也就这么看待自己了。”
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应让孩子适度吃苦,让他们自己克服困难。
“用素质教育的方法,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搭建两代人沟通的桥梁,让他们从桥的两端,走到中间来。”
“网瘾”临床病症分10个级别
1。偶尔上网,对正常生活与学习基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。
2。时间比第一项稍长,但基本上自己可以控制。
3。自己有些控制不住,但在家长的提醒下可得以控制,对学习已经产生一定影响。
4。开始对家长的限制有反感,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。
5。有时瞒着家长上网,并且用说谎的方式为自己掩饰,开始厌学。
6。已产生对网络的依恋,一天不上网就不舒服。
7。与父母有公开的冲突,亲子关系紧张,上网成了生活的主要目的。
8。对父母强烈厌恶,经常逃学,连续上网,通宵不归。并有其他很不理智的行为,如开始在家里有暴力行为,敲打或毁坏东西等。
9.不顾一切也要上网,若父母干涉,非骂即打,不但毫无亲情,甚至伤害亲人、逼父母分居或离婚。
10。为了上网,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。
孩子的表现在5级以上,就可以说是上网成瘾了。而8级以上,程度就非常严重了。
自己打分测“网瘾”
美国的金伯利•杨教授设计了一种测“网瘾”方法,由10个问题组成,被测试者回答“是”或“否”,选“是”,得1分,最后得分5分以上(包括5分)为上网成瘾:
1。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(如:下网后还想着它)?
2。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,才能感到满足?
3。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?
4。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,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、无所适从?
5。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(如:紧张、抑郁、无助)的方法?
6。你是否对家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?
7。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?
8。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?
9。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(如:烦闷、压抑),而一上网就来劲?
10。你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?
本文由重庆戒网瘾采集!